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發布時間:2014-8-20 9:42:24 閱讀:9937次
內蒙古鄂爾多斯、山西朔州以及陜西榆林,曾是投資人趨之若鶩的“煤炭金三角”。如今,在宏觀經濟下行和煤炭消費增速放緩、煤礦產能建設超前、進口煤大幅增加等因素影響下,“坐在煤上數錢”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業內專家指出,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依靠資源帶動投資、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省份,在結構調整和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最大,政策要求銀行信貸支持實體企業,但對于這些資源型的省份而言,實體企業和產能過剩行業密切關聯,因此,信貸投放和防風險之間還需要兼顧平衡。
8月13日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報收于481元/噸,這已是該指數連續第十一周下降,繼續刷新2010年10月13日發布以來的最低紀錄。與此同時,沿海的煤炭需求也在繼續回落。截止8月17日,沿海六大電廠庫煤炭日耗量57.25萬噸,已經連續4天低于60萬噸運行。
“從中長期來看,中國煤炭產能過剩、進口煤量高位徘徊與中國經濟下行、環保壓力導致煤炭需求減少之間的根本矛盾仍難以解決,國內煤價弱勢運行的格局將持續?!毕⑼茉捶治鰩熰囁幢硎?。
“目前,有50%以上的企業出現了減發、欠發、緩發職工工資的現象。”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坦言。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已有9個省份出現煤炭的全行業虧損,36家大型企業中有20家企業虧損、9家企業處于盈虧邊緣,全國煤炭企業虧損面超過70%。尤其在山西、內蒙古、黑龍江等多個地區的煤企都存在減薪、欠薪的情況。
按照內蒙古銀監局的要求,商業銀行需監測分析煤炭、電力、鋼鐵、稀土制造、房地產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同時,各銀行機構要嚴格限制“兩高一?!辟J款,加大落后過剩產能的轉讓、消化等處置工作,堅決壓縮退出存量貸款,騰出更多信貸資源。
在商業銀行看來,面對能源、資源型地區,又要兼顧產能過剩行業的結構調整和自身風險控制,信貸投放方向更需要權衡。
“我們基本沒對煤炭行業停止貸款,而是傾向于對與清潔能源相關的煤化工行業投放貸款,與國家審批的這類項目掛鉤。”中信銀行內蒙古分行副行長李剛說。
國開行內蒙古分行高層也表示,信貸投放方向將著重于煤制烯烴、煤制氣、煤制油等煤炭深加工及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
冒進
煤化工盈利難暗藏貸款風險
在政策層面上,2013年煤化工項目審批開始松動?!叭ッ焊臍狻焙蟪霈F的巨量替代能源缺口,為天然氣也帶來了一輪發展黃金周期,以煤制油氣為代表的現代煤化工迎來發展機會。
山西、內蒙古在內的各個煤炭大省紛紛將新型煤化工作為戰略支柱產業,規劃投資數萬億元于煤制氣、煤制油等新型煤化工領域。不少煤炭企業、油氣企業甚至電力企業也開始布局,2013年8月到2014年2月僅僅7個月內,就有11家企業與地方政府簽訂項目投資合同,計劃項目總產能達到780億立方米。在一些地方,盡管企業還沒有拿到國家發改委的批復,但項目早已開始建設,這一現象在煤炭富集地尤其明顯。
據統計,我國處于運行、試車、建設和前期工作階段的煤制油項目26個、煤(甲醇)制烯烴項目58個、煤制天然氣項目67個,如果全部投產,預計2020年可能形成4000萬噸/年煤制油產能、4100萬噸/年烯烴產能、2800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產能。公開數據顯示,煤制油等均是每萬噸需投資億元,這意味著到2020年,煤化工投資額累計將超過千億,甚至萬億。
如此大的資金需求,對銀行而言,轉戰煤化工行業投放信貸,似乎是對傳統煤炭采掘業信貸業務轉型的一大突破口。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煤化工項目對資金量和技術要求高,并非一般小企業所能及,目前還沒有一種成功的盈利模式,因此,銀行對該領域的信貸投放前景和風險尚待觀察。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煤化工生產中轉化1噸煤用于煤制油或煤制烯烴,需用水約10噸至15噸。真正上規模的煤化工企業,每小時的用水量約為2000噸至3000噸。而且,煤化工行業碳排放量較大,預計2015年達到4.7億噸,因此,能源轉化效率、二氧化碳排放、水耗等方面一直備受詬病。一些地區發展新建項目的積極性很高,也出現了一些不顧環境、水資源現狀和技術、經濟實力而盲目發展的現象。
從煤化工的盈利現狀來看,并不盡如人意,諸如伊泰集團鄂爾多斯和潞安集團長治間接液化項目年均產能僅為16萬噸,而且由于相關業務的持續虧損及自身業務重心調整,中海油、國電公司以及初嘗煤制氣成果的大唐國際相繼披露消息,將剝離旗下煤制油氣項目、逐步退出煤化工領域業務。
今年7月17日,能源局發文提高煤制油氣項目準入門檻,禁止建設年產20億立方米及以下規模的煤制天然氣項目和年產100萬噸及以下規模的煤制油項目;并提出,沒有列入國家示范的項目,嚴禁地方擅自違規立項建設。
糾結
調結構面臨信貸投放兩難
今年7月31日,全國煤炭行業脫困工作會議召開,調減產量、提升價格、加快小煤礦退出等措施密集推出。
銀行業內人士認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依靠資源帶動投資,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省份在結構調整和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困難最大,政策要求信貸支持實體企業,但對于這些資源型的省份而言,實體企業卻和產能過剩行業密切關聯,因此,信貸投放和防風險需要兼顧平衡。
記者調研獲悉,今年上半年,內蒙古地區銀行業機構在煤炭、電力、交通、制造業等重點行業的貸款余額達6085.08億元,占全部貸款余額的41 .7%。制造業貸款達到1829億元,同比增長12.67%,其中煤炭行業貸款余額1014億元,同比增長9%,包括了對煤企兼并重組的信貸投放。
8月14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多措并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指出,“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合理適度增長”,其中就包括“切實執行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對產能過剩行業中有市場有效益的企業不搞一刀切?!?/p>
據了解,商業銀行對煤炭企業的貸款利率基本是上浮15%,且貸款的行業集中度控制在10%左右。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清潔煤綜合利用部主任張紹強說,煤化工不是萬能的,必須和煤炭開采企業整體效益最大化統籌考慮,不能只搞單打一的鼓勵發展模式。另外,現代煤化工工藝還要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做好上下游的銜接,通盤考慮產業鏈條的布局。
工行江蘇省分行高級信貸專家劉任捷指出,銀行信貸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應該是互動的,某些方面是適應,某些方面是主導推進。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里都實行了較為嚴格的管理,比如鋼鐵、水泥、太陽能、光伏、玻璃等,也都提出了今年減少多少產能的目標,實行了分類指導和較為嚴格的要求,但對企業性質沒有劃分,主要還是會考慮技術的先進性和環保達標的要求,因此銀行信貸投放也不會一刀切。
(來源:國家石油和化工網)
中國石油 | 中國石化 | 中國海油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 中國石油和化工網 | 石油工業標準化信息網 | 國際能源網 |
Copyright ?2011-2024. 河北中捷石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