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設為首頁
發布時間:2019-11-1 16:10:32 閱讀:6725次
有一種“聰明”叫投機取巧,有一種“聰明”叫想當然,還有一種“聰明”叫偷工減料,這些就是所謂的“小聰明”。
“裝置挺穩定的,睡會兒覺沒事的”、“漏點就漏點吧,又出不了事”、“少個螺絲沒事的,又不會掉下來”……,我想說這樣的“小聰明”真的不該出現。
今年夏天,又是個不平常的季節,江蘇的紡織廠火災、河南義馬氣化廠爆炸事故、江西贛州化工廠液體泄漏事故、遼寧化工廠起火事故等等,不都是由一些隱患問題處理不當等小事最終引起了重大的事故嗎?很多出事前的裝置在大家看來都是穩定的,否則早就去解決了,但是這看似穩定的裝置是否存在重大的安全隱患呢?其實很多事故的發生看似偶然,但同時也是必然的。
當你發現有泄漏點時是否及時關緊了閥門?還是認為這是平常事不用去管?也許領導查的嚴點我們就做的多點,查的少了也就做的少了吧。我上班已有兩三年時間了,這期間一直在生產裝置工作,從最初的小心翼翼也慢慢變得放寬了心,這種心態的轉變讓我警醒,所以總是時不時地給自己上上課,讓自己緊張起來,畢竟面對生產裝置還是要小心、仔細才好。要知道,我們工作是為自己,工作的安全也是為自己,所以有時候,我們以為自己變得“聰明”了,其實那不是真正的聰明。
比如我們在工作時出現過一些事情沒有及時解決的情況,原因是大家都以為其他人去解決了,所以自己沒有去處理;還有就是以為這只是小事情,沒有必要當回事。在這些時候,我們沒有出事故就是僥幸的,是“幸運”的,而不是我們“聰明”。
其實,許多的大道理我們都懂,甚至說別人時也總是一堆的大道理,但是一到自己身上就會大打折扣,也許是我們當局者迷,也許是我們太過“聰明”。但無論是哪種,我們都應該認真對待工作、客觀分析問題,收起那些所謂的“小聰明”,而工作中缺少的是那種看似“傻”的實干、苦干精神。
寫下這些文字并不是想譴責些什么,我只是想用另一種方式給自己提個醒,不要在一天天的工作中日漸麻木,不要想當然的工作,要時刻給自己戴上“緊箍咒”,時刻反省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同時,也為親愛的同事們提個醒,讓我們杜絕那些“小聰明”,踏實、認真的去工作。
(新欣園:姜金良)
中國石油 | 中國石化 | 中國海油 |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 中國石油和化工網 | 石油工業標準化信息網 | 國際能源網 |
Copyright ?2011-2024. 河北中捷石化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