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筆者了解,我國近年來新上的不少煤化工項目都遭遇到了設計困擾。一些煤化工項目或因設計本身的缺陷、或因設計時考慮不夠周全等問題,造成項目投產后麻煩不斷、運行不穩、效益不好。筆者想提醒的是,新型煤化工項目一般投資規模巨大,如果在設計環節出現失誤甚至顛覆性錯誤,后果將不堪設想。
比如發展煤化工“氣頭”是關鍵,我國不少煤化工項目就因“氣頭”選擇不當有著切膚之痛。有的大型煤化工項目建成后,因為在當地找不到氣化爐所要求的煤種,結果氣化爐三天兩頭鬧“胃病”,導致裝置運行負荷遲遲達不到設計水平,更甭提實現連續穩定生產。據了解,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引進了十幾套殼牌氣化爐,大部分爐子運行不好,損失慘重,少數氣化爐經過企業多年摸索和改造后才勉強達到設計負荷,但也交足了學費。煤化工企業最為頭疼的問題,幾乎都出在氣化爐上。
更讓筆者汗顏的是,我國煤化工正呈一哄而上之勢,而一些設計單位對這些項目的設計大都按照一些示范項目的版本進行簡單的批量復制。試想,一些示范項目的病因尚未查清,也并未取得商業化運營的成功經驗,批量復制的結局會怎樣,想都不敢想!
化工行業素有“五年設計、三年建設、一朝投產”之說,這是對化工行業發展規律的科學概括。這足可說明設計對于煤化工項目的重要性。然而筆者發現,時下一些大型煤化工項目因設計帶來的問題比比皆是。有的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經常“翻燒餅”,施工一段時間后圖紙變了,又推倒重來;有的項目在設備出廠后才發現材質不符,于是重新制造;有的項目地下網線已經鋪設好,卻因圖紙的變動只得放棄再埋一次;有的項目在一些重要環節丟三落四,導致項目一建成即開始“技改”;有的項目建成了才發現工序之間、蒸汽及水的供給與需要之間不平衡,動力島偏小,嚴重制約裝置整體效能的發揮;更有甚者,有的項目建成后才發現原設計煤種根本找不到的顛覆性錯誤……
究其原因,一些大型煤化工項目的業主和設計單位重速度輕質量問題都很嚴重。一方面,為了搶占市場,不少項目業主不顧設計規律,拼命向設計單位催要圖紙進度,壓縮設計單位的時間,恨不得一天就拿到圖紙,3天后就開工干活,或者干脆采取“邊設計、邊施工、邊修改”的“三邊”做法,弄得設計單位手忙腳亂,項目建設過程中不斷變更設計,項目建成后麻煩不斷;另一方面,在當前煤化工熱的背景下,設計單位出于“抓住機遇”的利益考慮,不管自身能力夠與不夠,來者一概不拒。由于承擔的項目過多,設計任務過重,加之一些設計人員素質達不到,其結果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意無意地放松了設計質量要求,為項目埋下了隱患。
此外,政府對眾多設計單位缺乏必要的監管,設計資質無人認真審核,設計質量無人嚴格把關,設計問題無人嚴肅追責,導致個別設計單位社會責任缺失,對業主及社會造成慘痛后果。原本在設計環節可以加以避免的問題,卻因沒有堅持“五年設計”的科學理念而屢屢出現,一個個項目帶病建成又難以治愈。這樣的學費,我們還要交到什么時候?
(來源:中國化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