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7年,世界各大產油國積極落實減產協議,為油價提供上漲的動能。然而,地緣政治關系再度趨緊,令市場再度擔心海灣地區若發生沖突,可能會給全球油市供應帶來風險。受此影響,近期國際油價高位震蕩。
市場擔憂美國原油的產量將大幅增加,國際原油價格下挫。2月6日,WTI跌0.82美元收于53.01美元/桶,布倫特跌1.09美元收于55.72美元/桶。
就在春節期間,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上調其在所有地區市場所有類別原油價格,明確表明該公司正在加倍努力履行其減產承諾。
中國大宗商品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經濟導報特約評論員劉心田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7年國際油價振幅將大于2016年,原油會在動態調整中再定位。“進入2月份,國際原油的價格走勢將會明確。原油的階段性底部已經得到確認,一季度原油價格跌破40美元的概率很小,45美元將是較安全的‘地板價’。”
在生意社能源分社社長、經濟導報特約評論員李宏看來,雖然歐佩克和非歐佩克產油國正積極配合減產行動,但是都不愿意拱手讓出亞洲市場,尤其是中國市場。“歐佩克和俄羅斯只能通過削減其他地區的原油供應來維持亞洲地區的供應水平。”
公開資料顯示,歐佩克對亞洲地區的原油供應從去年11月至今年1月之間增加了7%,至1700萬桶/日,達到當地原油消費量的三分之二。同樣,俄羅斯也在調整其供應策略,俄羅斯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中國海關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5248萬噸,較2015年增長23.7%,占全部進口原油的份額高達13.8%。
沙特賣給中國的原油數量僅比俄羅斯略少,達到了5100萬噸,占比份額為13.4%;排名第三的是安哥拉,數量為4375萬噸,占比份額11.5%。上述3個原油出口國的合計份額達到了38.7%。
自去年12月以來,WTI油價一直在50-55美元區間窄幅震蕩。進入2017年后,原油并沒有因為進入新年而顯現新氣象,元月原油走勢與去年12月表現接近。1月中旬,在其他大宗商品如鐵礦石、天膠等品種再次出現強勢的情況下,原油卻按兵不動,甚至略顯疲態。
雖然沙特在1月底上調了全部出口油品的價格,但在李宏看來,國際原油的價格不可能一飛沖天。
李宏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油價的走高也引發了美國頁巖油供應卷土重來的可能。美國今年2月的原油出口量將達到70萬-90萬桶/日,其中大部分將運往亞洲。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分析,這將是史無前例的月度水平,可幫助降低美國過剩庫存。
“這種大量供應可能會造成亞洲供應過剩,或將推動地區油價下跌。”李宏表示。
有消息稱,包括輕質和重質原油在內的美國原油船貨將抵達中國、日本和新加坡,部分還將前往歐洲和拉美。
劉心田認為,“國際原油價格的‘天花板’取決于政治形勢變化,如果沒有大的意外,2月的‘天花板價’會升至60美元。”
(來源:經濟導報)